當新疆桑皮紙遇到河北布糊畫  非遺傳承碰撞出新輝

2021年12月26日 20:00:00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mmexport1640347990686_edit_177184388260983

《桑恬》 圖由郝如香提供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

  布糊畫,作品立體生動,色彩鮮艷欲滴。桑皮紙,纖維紋路獨特,蘊含歷史滄桑。一個是來自河北豐寧的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一個是來自新疆和田的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當兩者相遇、相融,會碰撞出怎樣的精彩和美妙?

  12月23日,新疆國畫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魏寶山收到了河北布糊畫傳承人郝如香發(fā)來的作品《桑恬》。作品以桑皮紙為背景底襯,用布糊畫技藝制作了哈密瓜、葡萄和蟋蟀,栩栩如生,鮮活生動,“它代表著我對新疆桑皮紙和瓜果的喜愛,對新疆這個好地方的留戀?!焙氯缦阏f。

  今年10月14日,郝如香帶著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布糊畫技藝及展品,參加在烏魯木齊舉行的“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就在這次展覽上,她見到了魏寶山在桑皮紙上作畫?!斑@是我第一次近距離了解桑皮紙,它柔韌性強,紙面纖維清晰有致,有濃郁的懷舊感。”郝如香說,“展會結(jié)束后,魏寶山老師送了我一卷桑皮紙,我就想試著把這兩樣非遺做一個結(jié)合。”

  布糊畫源于滿族婦女的“補花”手藝,1990年,郝如香丈夫的爺爺、民間工藝美術(shù)大師滕騰以“補花”為基礎(chǔ),融繪畫、堆繡、浮雕、景泰藍、布貼畫等工藝為一體,研制出布糊畫,被稱為“藝苑奇葩”。布糊畫的每個部分都是用海綿填充綢布再涂色制成的,有浮雕的效果,也凸顯國畫的風格。

  “《桑恬》的難點在于設(shè)計染色。之前葉子、葡萄這類的圖案我都做過,用色很熟,但哈密瓜是第一次做,我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瓜皮上龜裂粗糙的紋路該怎么繪、染,光影形成的立體效果怎么呈現(xiàn),試驗了很多次才滿意?!焙氯缦阏f,“桑皮紙上的布糊畫裝裱后,有一種全新的雅致感,提升了作品的藝術(shù)性,也拓展了我的創(chuàng)作思路?!?/p>

  在作品《桑恬》中,郝如香第一次在布糊畫上書寫文字。“從前布糊畫上的字都是用布糊做上去的,耗費工時較多,而使用桑皮紙做背景底襯后,可以直接書寫,又多了一項技藝的融合。”郝如香說,接下來她和她的團隊將繼續(xù)制作桑皮紙系列的新疆瓜果布糊畫,把這種融合持續(xù)下去。

  “《桑恬》是新疆與疆外各省市在非遺保護利用方面交融互鑒的成果,桑皮紙上的布糊畫,為新疆桑皮紙制作技藝的推廣、產(chǎn)品的銷售提供了新機遇,也為其他非遺項目的發(fā)展提供了范例?!蔽簩毶秸f。

[責任編輯: 王榮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m.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