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景點成為交往交流交融 “微縮劇場”

2025-04-16 00:13:30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姚剛

  4月15日,游客步入庫車市歷史文化名城展示中心,數(shù)字化復原的克孜爾石窟壁畫與游客互動,指尖觸碰的不只是千年文明肌理,更是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鳴。

庫車市歷史文化名城展廳。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姚剛 攝

  “數(shù)字化展陳方式讓千年龜茲文化通過聲、光、電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龜茲不再停留在紙頁,而是從歷史長河中走到游客身邊。”來自寧波的游客李興森說。

  走進喀什古城,開城儀式增添了新亮點:除新疆歌舞外,傳統(tǒng)舞獅、詠春拳、英歌舞等表演輪番上演,讓古城既保留神秘韻味又倍顯親切??κ补懦蔷皡^(qū)管委會高臺民居文化中心副主任阿孜姑麗·吐爾遜介紹:“我們對開城儀式進行升級,新增13個演出劇目,游客在古城不同區(qū)域能邂逅多元文化表演。同時引入大型沉浸式演藝《心動喀什》《遇見喀什》,將歷史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結合,通過‘點狀演出+沉浸互動’模式,讓游客沉浸式體驗民俗風情?!?/p>

喀什古城開城儀式現(xiàn)場。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李雄心 攝

  新疆正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將歷史長河中的文明碎片,淬煉成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時代密鑰。2024年,自治區(qū)文化和旅游廳會同相關部門推出“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個創(chuàng)新發(fā)展案例、10個典型案例、15家示范景區(qū)、20個民俗文化旅游優(yōu)選點名錄,和田約特干故城位列其中。在這里,《萬方樂奏有于闐》實景劇借助全息投影技術,重現(xiàn)絲路商隊往來盛景。景區(qū)打造全疆首個全域行浸式超感演藝,將張騫、班超、玄奘、法顯等歷史人物故事搬上舞臺。故城副總經理陽帆表示:“我們通過完善旅游業(yè)態(tài)、開發(fā)精品研學課程和沉浸式演藝,吸引更多游客走進和田,了解當?shù)匚幕瘹v史?!?/p>

  陜西游客張若熙聆聽胡旋舞鼓點時,仿佛看見絲綢之路上往來不絕的商隊。民俗文化的現(xiàn)代演繹,如同將散落的文化珍珠串成璀璨項鏈,在傳承展示中讓當?shù)厝伺c各地游客結下情誼。

  文旅融合催生雙向文化激蕩:十二木卡姆旋律在粵港澳大灣區(qū)的音樂廳流淌,上海輕音樂團在喀什文化周上演繹融合《金梭和銀梭》與新疆民歌《青春舞曲》的《金梭銀梭致青春》,阿勒泰冰雪嘉年華上芬蘭滑雪教練與圖瓦人切磋古老毛皮滑雪板技藝……新疆各景點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微縮劇場”。

  從阿爾泰山金秋牧場到塔克拉瑪干星空營地,從伊犁河谷薰衣草田到帕米爾高原石頭城遺址,文旅融合的紐帶將五湖四海的游客編織在一起。正如庫車市歷史文化名城展廳里投影儀中變幻的光線講述著絲路故事,見證著交往交流交融鑄就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羅曉麗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m.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