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漢學家怎么看新疆?
2025-06-27 14:38:28 來源: 新疆發(fā)布
這幾天,新疆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世界漢學家看中國·新疆行”參訪團深入各地,實地探訪中國新疆。
漢學家們來自多個國家,大多熟練掌握漢語,熟悉中國文化,不少還是“中國通”。在他們眼里,新疆是什么樣?在6月26日與自治區(qū)黨委主要領導會見交流時,大家暢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們整理了大家發(fā)言的主要內容,聽聽他們怎么說:
土耳其安卡拉大學教授、翻譯家吉來:這是我第二次來新疆,這是一個獨特又美麗的地方,文化多元,文學作品豐富,非常值得翻譯。文學翻譯不僅僅是文字轉換,還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將翻譯新疆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讓土耳其讀者了解中國新疆、了解新疆文學。
埃及希克邁特文化產業(yè)集團總裁白鑫:我第十次來新疆了,我的孩子都在中國,會說河南話。我翻譯了《孫子兵法》《論語》《鬼谷子》《紅樓夢》等中國古籍。之前還出了一本書——《不與民爭利(一個外國人眼中的新疆兵團)》。這次來,感到最大的變化是新疆老百姓的笑容越來越真實,安全感越來越強。西方媒體一直在抹黑新疆。我想說:不要聽西方怎么說,要親自去新疆看看。小孩開心,老人安詳,人們生活幸福,來了就會感覺到,這需要一種自由、自信、安定的狀態(tài)。人的表情和笑容不會撒謊,如果新疆老百姓生活得不好,他們能那么開心嗎?我們做的工作,就是要把真正的新疆告訴世界。我不管西方怎么說,我只告訴世界,新疆是什么樣的。
法國絲路出版社社長索尼婭·布雷斯勒:來到新疆,我非常想說:感謝這片土地,這是一片令我感動的土地。我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新疆真實的狀況,我將有更好的素材講述新疆故事,通過群眾的視角和我的感受,打開視野認識新疆。這真是一次非常榮幸的旅行。
加拿大多倫多都市大學中文教師孟娜:我來自伊朗,非常高興第二次來到新疆。第一次是2007年。18年后,我看到新疆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城市面貌改變了,旅游發(fā)展得很好。我到喀什古城走了一遍,看到政府對那里的群眾進行培訓,提供了很多就業(yè)機會。很多婦女都經營著商鋪,銷售手工藝品,展示新疆的文化。新疆有獨特的自然風光,交通四通八達,天山國際機場非?,F(xiàn)代化,果子溝大橋十分壯觀。旅游發(fā)展給群眾帶來了就業(yè),新疆確實做得很棒。希望努力向我的學生、同胞們講好新疆的故事,翻譯講述新疆的優(yōu)秀作品。
尼泊爾當代出版社總裁凱蘭·高塔姆:第二次來到新疆,新疆發(fā)展變化特別快。西方媒體總是污蔑新疆。我覺得,眼見為實,親自來到新疆,親眼看到老百姓的臉龐和笑容,我感受到了新疆的社會和諧和發(fā)展活力。新疆的文化、飲食太豐富了,外國人到這里非常享受。我去了“爺爺?shù)臓敔數(shù)陌职值拟巍钡?,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新疆政府做了很多保護文化的工作。賽里木湖太棒了,我們看到了青山綠水,這方面,世界應當向中國學習。出版事業(yè)是橋梁,可以把新疆介紹給全世界。我想說:只有了解新疆,才能了解中國。
羅馬尼亞翻譯家羅陽:我和中國很有緣分,我的父母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外國留學生,我就出生在北京。中國是基建大國,但是中國人很虛心,只是默默地做。中國有壯觀的風光,新疆賽里木湖讓我特別感動。我不把它看做一個風景,而是會呼吸的生命。到賽里木湖旅游的人都很自覺,大家一同保護這個財富。很多事情,我們都要向中國學習,特別是要堅持自己的目標,勿忘初心。我翻譯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收獲很大。羅馬尼亞讀者對中國的減貧脫貧、培養(yǎng)人才等很感興趣。中國硬件和軟件配合得好,國家很有希望。
伊拉克翻譯家阿巴斯·卡迪米:我參與翻譯了中國經典著作《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聊齋志異》等。還翻譯了習近平主席的著作,感到中國從歷史上一直到現(xiàn)在,始終致力于促進和世界友好交往。我特別喜歡新疆。在喀什看到人們都非常高興,很多人經營著小買賣,都有自己的收入。民宿發(fā)展得很好,接待著各地游客。新疆的社會、新疆的人民,都非常好。
俄羅斯翻譯家穆鳳玲:雖然只在新疆呆了4天,但有幾個感受很深刻:親眼看到各民族在同一個地方和睦地生活在一起,這樣的經驗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的,會讓很多國家羨慕。中國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關注力度之大讓人驚訝。更讓我驚訝的是“三北”防護林這個工程,規(guī)模真的很大。新疆建筑很宏偉。新疆人的臉上,都流露著幸福。
匈牙利翻譯家宗博莉·克拉拉:我是上世紀90年代第一次來新疆,去年和作協(xié)的代表又來了一次。但是很遺憾,我還沒有翻譯新疆的文學作品。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這片美好的土地和好客的人民介紹給我的國家。
意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教授傅雪蓮:我是教授,還是一個文學翻譯家。我第一次來新疆是1995年。30年過去,我再有機會來新疆,發(fā)現(xiàn)新疆之大超出我的想象,新疆之美令人心動,最打動我的是這里的人民和文化。我希望當好向意大利講述中國新疆故事的橋梁。
北馬其頓翻譯家馮海城:我跟中國文學的緣分始于15年前。我很早就想訪問絲綢之路上的敦煌、新疆等地,因此新疆對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次來到新疆,我一個關于中國的夢想實現(xiàn)了。
緬甸翻譯家杜光民:這次來新疆,親身感受到美麗風景、發(fā)生的變化,感受到新疆正快速發(fā)展。希望有機會把新疆的作品翻譯成緬甸語,讓緬甸讀者了解新疆、愛上新疆。
埃及翻譯家雅拉:第一次來新疆,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新疆讓我感覺很親切,好像在自己的國家一樣。新疆是一個獨特的地方,有獨特的故事。我對新疆文學還有一點了解,看過《一個人的村莊》。感謝能有機會,來到新疆。(文/王興瑞,圖/崔志堅)